close

maxresdefault.jpg

 

上圖為當你(妳)腰痛時,會產生波及到的肌肉組織及關節部分。

我是吳岳--------是個物理治療師!!!

近一個月來遇到多數腰痛的患者,多半已經不是腰椎本身的問題,實際上透過腰椎及骨盆的特殊測試後,發現主要原因出現在薦椎及腸骨的位置產生不對稱。

而實際的情況在復健科只能使用腰椎牽引,電療,熱敷來作為緩解,而無法改善狀況。

此類型的症狀多半的疼痛範圍發生在褲頭及屁股兩側,嚴重的情況會蔓延至腰部或大腿,而使得範圍逐漸加大。

 

薦髂關節的主要工作就是『吸收來自上下的衝擊力』。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上半身重量會往下壓著薦椎;

另一方面骨盆為了平衡重力,也會往上擠壓,而薦髂關節就會吸收這個力量,藉此固定薦椎,使得屁股的外觀看起來更翹。

 

即使薦髂關節能夠承受重力負荷,然而一但肌肉力量衰弱,又無法獲得周邊支撐力量時,就會演變成負荷過重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代償現象』。

原本的構造是膕旁肌(大腿後側肌群)將骨盆往後拉提,背部和腹部肌肉負責與這股力量抗衡,將骨盆拉回

倘若背肌或腹肌的肌力變差,骨盆就會往後偏移,這就是『骨盆歪斜』的狀況。

 

下交叉症候群.jpg

當屬於脊椎一部分的「薦椎」失去支撐,連脊椎也會更著歪斜;當脊椎的弧度產生扭曲,就會慢性對腰部施壓,而引起腰痛。

如同上圖所示,臀部肌肉和腹肌都已經無力,且腰椎肌肉和大腿前側肌肉過緊,就會形成『下交叉症候群』。


當你有上述所說的問題時,建議可先做些伸展來做處理。

(1)嬰兒式,跪坐在後腳跟,身體自然向前傾,雙手伸展至於前側再回到跪姿。此動作可助為伸展背肌,強化大腿,腰部及腹肌。

背向前延伸.jpg

(2)抱膝,平躺且雙手環抱雙膝,肩膀及上半身不需出太多的力氣,停留10-30秒,在放鬆回至雙膝踩地(床),可重複多次。

目的為伸展下背部肌肉,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

抱膝.jpg


若是症狀嚴重者,請盡速至各大物理治療所做詳盡的評估及檢查,確認是否為此症狀或有神經上的障礙。

 

 

 

 

arrow
arrow

    吳岳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