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為千病之源,脊椎不好百病生,相信很多人都常常會看見或聽見各兩句話,但又常見於整脊所造成的傷害,讓很多人駐足,不敢隨意去讓別人橋身體。

 

整脊其實並不恐怖,可以用更科學的和輕鬆的方法來做矯治,美國在40幾年前就已經發明了"脊椎活化器" 快速度、低力道的脊椎脈衝推力,取代徒手的瞬間 發力,是一門以解剖學、生物力學、和神經學為基礎,有著一套科學規範的測試與 矯治手法的獨立學科。

脊椎活化器技術的獨特優勢,排除各別盲點,功能互補,對 人體脊骨、肌肉、神經引發的循環失序、酸麻疼痛能夠達到「精確診斷」「快速矯 治」「立即見效」的全方位而且安全、有效、成熟的技術。

【特色 1】能夠針對脊骨、神經、肌肉引發的病變,做出精確判斷、快速矯治、 立即改善的矯治技術。

【特色 2】具有不吃藥、不打針、不開刀、無疼痛、見效快、復發率低的特點。

【特色 3】學理清晰簡易,著重實務技術的精準傳授。

【特色 4】技術著重「技巧」精準的運用,無須施以重力,故不分體型、男女皆 適學習。

【特色 5】以脊椎活化器施行細緻精準的微調,再搭配各式脊椎矯治手法,達到臨 床最大矯治功效。

 


可以先看一下國外的簡介

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AMCT)美式脈衝活化器, 藉由觀察腳的長短現象, 經由特別研發的器械(也就是Activator)來平衡與回復關節的活動能力。

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AMCT)美式脈衝活化器,模擬打在人體上的力道。

 

徒手技術與AM技術的比較

●在美國期刊Spine的論文報導測試:以徒手方式, 540N的力量作 用在L4的椎體上,可以達到移動椎體1.1mm,雖然用百分之百的力 量施於椎體上,其實作用於骨頭的力量卻只達到百分之20而已。

●而以Activator,使用140N的力量 作用在同樣L4的椎體上,可以 讓椎體移動0.3~1.6mm。

●從研究數據中知道,脊椎由後向前的作用共振頻率是30~50赫 茲,這共振作用的力量非常大。假如你施予150N,但因共振的作用 其力道將可達到 450N。所以,共振的效應能放大力量。在美國曾發 生颶風將吊橋吹斷的景象,原因就是颶風吹向橋面引起橋面波浪狀 的搖晃,進而產生共振現象而將吊橋震斷,這原理與活化器能以較 小的撞擊力而取得較大的效率是一樣的。

 

 

arrow
arrow

    吳岳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